最近CPI已经罕见地呈现负增长,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通货紧缩的灾难性影响。
当前中国的通货紧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和最严峻的经济挑战之一。2010年前后我对中国通胀的研究结论是,中国CPI低于2%就有通货紧缩的特征,对就业和经济增长不利,现在已经是连续几个月低于1%,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不但是经济学定义的经典通货紧缩,而且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第一次面对真正的通货紧缩,其严峻性不容忽视,千万不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通货紧缩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向循环,就算剔除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目前也是面临着普遍供给过剩和总需求不足,而且从国内外形势看,这种普遍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是长期的严峻挑战。战胜通货紧缩,扭转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局面,对中国来说恐怕是个艰巨的长期任务。
可怕的是,中国的经济决策还没有从过去若干年防通胀、防资产泡沫、防汇率贬值等“过去式”中解放出来。问题是现在情况变了!情况变了!情况彻底彻底变了!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变成了:防止通货紧缩、防止资产价格持续下跌、防止出口长期负增长!
以前为了防通胀、防资产泡沫、防汇率贬值,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直保守、谨慎,不量化宽松、不降息,甚至在疫情的严峻冲击下还作茧自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搞什么结构性货币政策,结果不仅实际利率没有实质性下降,甚至还任由M1增长创下几十年来的历史新低,效果南辕北辙,加重了经济下行压力,直到今天我们全社会平均利润率连续负增长,通货紧缩、股市长期低迷、地产风险放大、出口负增长、民营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负增长。
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立竿见影的有力措施,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必须走出防通胀、防资产泡沫、防汇率贬值“过去式”思想,不要再刻舟求剑。为了战通缩、扩大内需,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战胜股市负泡沫,为了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地方债务危机,为了提振出口、化解供给过剩,中国的逆周期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需要解放思想、180度大转弯。
至于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才算有效?给个参考指标吧:实际市场利率降低到1%以下,M1增速回升到10%以上,稳增长才会有效果。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界面新闻获授权转载。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